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癌症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是我国西南地区权威的区域性肿瘤防治中心,是重庆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十大公共卫生中心之一,全国肿瘤医院中首批评审认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科委批准的科研院所,是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挂靠单位,重庆市医疗保险恶性肿瘤特殊疾病确认与办理医院。
医院座落在风景优美的歌乐山下,嘉陵江畔,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181号,占地面积70余亩。创建于1943年,前身是中央卫生实验院沙磁卫生实验区医院,1945年更名为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1946年改组为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1952年移交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更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沙磁医院;1953年更名为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1954年更名为重庆市第二工人医院;198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改为重庆市肿瘤研究所;1987年增挂重庆市肿瘤医院;1989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13年经重庆市编办批准成立重庆市癌症中心。
目前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展开床位1300张。拥有优异的重症监护病床20张和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17间;拥有完备的肿瘤专科诊疗设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快速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和TGRT适形调强放疗系列配套的6台直线加速器、钴60立体定向放疗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1.5T磁共振成像仪、Phliphs大孔径定位CT、64排128层CT、 SPECT/CT、后装治疗机以及手术显微系统等,拥有循环肿瘤细胞系统(CTC),病毒DNA基因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肿瘤早期诊断设备及肿瘤生物治疗设备,为肿瘤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基础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29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中医肿瘤科),市级重点学科4个(放射肿瘤学、妇科肿瘤学、肿瘤内科学、乳腺肿瘤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妇科、麻醉科),市级特色专科3个(中医肿瘤科、头颈肿瘤科、中医肿瘤科),市级临床诊疗中心2个(重庆市乳腺肿瘤防治研究中心、重庆市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医院是重庆市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重庆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拥有重庆市一位肿瘤风险筛查中心,可开展肿瘤筛查与肿瘤基因检测,开展肿瘤早诊早治。
2014年医院门诊30万人次,年入院3.2万人次,手术1.3万台次,外埠病人比例22%,辐射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29个省区。医院在国内先期推广并践行肿瘤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理念,建立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及专家负责诊疗模式,形成了肿瘤外科治疗、肿瘤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姑息治疗等设备前列、技术精湛、服务优良、优势明显的系统诊疗体系,形成了肿瘤早期筛查及基因诊断、肿瘤分子分型、肿瘤研究临床转化、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等发展方向,在保留功能的精准肿瘤外科治疗、肿瘤微创外科治疗、肿瘤外科手术一期器官功能重建、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肿瘤分子分型与靶向(化疗)药物应用、肿瘤生物免疫治疗、肿瘤姑息治疗、中医抗癌治疗等方面建立了特色显著的技术体系,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一支专业优势明显、人才结构合理的肿瘤防治专业队伍。现有职工137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8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5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人,重庆市名中医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博(硕)士学位获得者280人,在国家与省级医学会、医师协会、抗癌协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任职75人。医院是国家人社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重庆医科大学硕士联合培养点,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已经建成完备的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全序列教学体系。医院斥资逾千万元打造科研实验平台与智力平台,实现各类细胞水平、蛋白水平、基因水平分析平台建设,建成重庆市肿瘤转移与个体化诊治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近五年,医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计生委重大专项、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1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25项,专利11项,出版专著8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600余篇。
根据重庆市卫生区域规划和构建十大公共卫生中心的总体部署,在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西部,影响全国的医教研立体发展的复合型肿瘤医院,中国西部前列、国内优异的癌症中心 ,国内优异的现代化肿瘤防治中心,以满足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肿瘤患者的需求。